今明两年中国石油再投319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
2019-06-06 11:12:30
中国石油在《2019年环境保护公报》(以下简称《环境保护公报》)发布会上宣布,2019-2020年,中国石油计划在目前已经达标的基础上,再投入319亿元,重点部署“十大”污染防治工程。
《环境保护公报》披露的数据显示,2018年,中国石油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降7.9%,氨氮排放量同比下降7.0%,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7.6%,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7.2%。
据了解,这是中国石油连续20年主动对外发布《环境保护公报》。此次发布的《环境保护公报》从绿色能源、环保管理、央企担当等方面,全方位展示了中国石油在环境保护领域内的成就和发展。
中国石油集团质量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周爱国在发布会上同时表示,到2020年,中国石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体制机制将不断完善,绿色低碳发展及智慧监管能力显著提高,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走在中央企业前列。
供给清洁能源 在源头上减少污染
《环境保护公报》显示,2018年,中国石油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同比全面提升。2018年,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达1380.2亿立方米,同比增长5.9%,引进海外管道天然气、LNG向社会供应天然气1724.2 亿立方米,同比增长13.6%。
截至2019年5月30日,中油国际管道公司已累计进口天然气超2900亿方。据测算,这些天然气相当于替代燃煤3.86亿吨,为我国减排二氧化碳 4.12亿吨、二氧化硫 638万吨,相当于植树超过41亿棵,相当于蚂蚁森林两年时间为地球种树量的812倍。中油国际管道公司是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管道建设、运营的专业化公司。
此外,自2019年1月起,中国石油每日向市场投放30万吨国Ⅵ标准汽柴油,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。
正是这些从国外引进的天然气和在国内生产的天然气,让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攀升,2020年将达10%以上。
污染治理 达标却不停步
《环境保护公报》显示,2018年,中国石油积极响应并落实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关部署,在《污染物排放达标升级计划》基础上,组织制定了《污染治理升级方案》,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、碧水保卫战、净土保卫战。
凭借在绿色低碳发展和污染减排方面的优异表现,中国石油连续八次当选由中国新闻社、中国新闻周刊评选的“中国低碳榜样”企业。
四川石化就是炼化企业解决污水处理的一个缩影。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,四川石化让污水不污,绿水长流,既要金山银山,又要绿水青山。水污染防治坚持“源头减排、过程控制、末端治理”,将各环节的污染物都控制在最低水平,所有排放都符合甚至优于国家标准要求。